中新社北京3月9日电 题:万水千山“慰侨路”,历久弥坚“四海情”
中新社记者 周欣嫒
春节期间赴海外进行慰侨访演,从某个角度来说,算得上一件“苦差”。正月里,千家万户尽享难得的团圆与放松时间,他们却要马不停蹄,穿梭在各个国家与城市之间。
著名歌唱家阎维文、蔡国庆分别有连续31年和26年的海外慰侨演出经历。回忆过往访演的种种“艰苦”,阎维文历历在目:“从前演出要等到侨胞餐馆打烊,晚上12点才开始,场地只能安排在大学的阶梯教室、操场或小礼堂”;蔡国庆也记得,代表团曾住过汽车旅馆,吃着侨胞买来的盒饭,演出现场的音响会不时中断。
可两人非但没将此视为苦差,自2009年,国侨办推出“文化中国・四海同春”大型慰侨演出以来,反倒参加得更加积极,并享受其中。
“文化中国・四海同春”是如今春节文化“走出去”三大国家级文化品牌之一。该访演秉承精益求精的原则,网罗国内众多表演艺术家与顶尖院团,因高规格、高水平的演出,被广大华侨华人盛赞为“海外春晚”。
“四海同春”的品质之高,来源于演职人员对细节的不断打磨。
2018年澳门场演出,杂技《肩上芭蕾》技惊四座。台上,女演员孙艺娜在搭档的双肩与头顶轻灵起舞;台下,她曾为了完善表演,数度从搭档肩上滑落,即便带伤也咬牙坚持,一遍遍重复,不肯停歇。
大洋洲团一行,吉祥三宝的天籁之声让侨胞如痴如醉。妈妈乌日娜告诉记者,无论行程多紧,开声练嗓、保持状态都是三人每日必做的基本功。即便曲目相同,站位、眼神与动作也要反复确认。为让服装效果保持最好,她甚至一路自备挂烫机。
贾鸿宇是2018年“四海同春”欧洲团的灯光师。每场演出,他都要最早一拨来到剧场,检查灯具数量和摆放位置。入行18年的他表示,海外各剧场设备参差不齐,必须在既有条件下,尽己所能呈现最佳舞台效果。
“四海同春”的凝聚力之强,来源于每一位参与者的全情奉献。
2018年香港场演出,负责接待演员的侨胞李丽娟几乎每天都要工作12个小时。首演前夜,一名舞蹈演员排练时不小心扭伤脚踝,李丽娟立即放下手头工作,陪着演员到医院检查,一等就是五个小时。
奥兰多场演出,住在当地救世军老年公寓的老侨胞们,义务参加了志愿者工作。这批年逾古稀的“工作人员”介绍自己时说,“我们送盒饭、收拾垃圾、为观众引座位,做的都是不起眼的事儿”,因为“没想到自己七八十岁了,还能发光发热”,他们做得格外认真。
“四海同春”的号召力之大,来源于艺术团与侨胞结下的深情厚谊。
“四海同春”老朋友、歌唱家吕薇描述她今年在伦敦场的演出时说,三首经典旋律后,观众仍不尽兴,她即兴清唱起粤语歌《万水千山总是情》时,台上台下的合唱响彻剧场;“妹娃儿要过河,是哪个来推我嘛?”吕薇在湖北民歌中发问,全场观众便齐声应道,“我来推你嘛!”
阎维文说,为侨胞演出,像是与多年没见的老朋友聊天。“你可以听出鼓掌是礼节性的还是由衷的。我们在台上,可以真切地感觉到侨胞们发自内心的渴望和开心。”
蔡国庆说,自己曾在欧洲访演时腰椎间盘病发作。当地侨胞得悉后自发行动为他找药。有老华侨连夜驱车从外省诊所送来祖传秘方的药膏,“这一切一切都忘不了,那就是一份浓浓的亲情。”
青年歌手诺尔曼表示,加入“四海同春”艺术团,让她切身感受到华侨华人的期待何在,祖籍国对海外同胞的关心何在,艺术家前辈们的情怀何在。“这让人无法不身受感染,每年都想跟‘四海同春’走更多的路,去看望更多的同胞。”(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