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 >> 华社  >> 查看详情

万钢:科技人员是科技体制改革的主力军

 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中心10日上午举行记者会,科技部部长万钢、政策法规与监督司司长贺德方、创新发展司司长许就“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”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。

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中心于3月10日上午10时45分举行记者会,科技部部长万钢、政策法规与监督司司长贺德方、创新发展司司长许就“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”相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。图为科技部部长万钢。 <a target='_blank' href='http://www.chinanews.com/'>中新社</a>记者 李卿 摄
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中心于3月10日上午10时45分举行记者会,科技部部长万钢、政策法规与监督司司长贺德方、创新发展司司长许就“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”相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。图为科技部部长万钢。 中新社记者 李卿 摄

  光明日报融媒体记者:请问万部长,近年来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出台了很多鼓励性的政策,比如说给科研经费松绑,让打酱油的钱可以买醋,包括鼓励科研人员创新创业。请问,接下来我们在进一步释放科技创新潜力方面,存在的最大困难是什么?我们还会有哪些措施出台,来啃下这些难啃的“硬骨头”?谢谢。

  万钢:刚才您提到《政府工作报告》中,一是为科学研究、技术创新、创新创业人员松绑的问题,二是取消繁文缛节的问题。这是两个很重要的问题。我感觉到,从科研管理向创新服务的过程中,有几个大的问题:一是基础研究,二是成果转化。要加强基础研究,促进科技成果转化,提高全链条的创新绩效,最重要的就是服务于人。所以无论从松绑也好,还是从取消繁文缛节也好,最重要的目标还是要发挥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,这是我们做各项工作需要遵循的目标。

  万钢:我们在过去五年当中,对于科研管理整个计划体系和经费使用方面,进行了比较大幅度的改革,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文件。我从科技人员了解的角度上来说,大家对于出台的这些文件都很赞同,但在实施的过程当中,多多少少有些障碍,有一些和其他的管理体制不顺畅,比如说工资有个总额,对于做出重大成就的基础研究人才,他们的报酬方面能不能更加提高一点,但是总额上就会有些限制,这在高校好一些,在研究院和一些企业当中还是存在的。比如说科技项目用的毕竟是财政资金,按照预算法还是要有预算的,但是预算对于科学研究本身又有很多东西是不可预期的,这个矛盾怎么解决,我们现在在预算调整方面给予了相当大的灵活度,但是具体到某个学校院所去怎么调整,这又是一个需要适应的过程。

  万钢:还有一个,我总觉得让科技人员自己买票出差报销是一个麻烦事。所以,我们推广建立科研助理,你可以用科研费用去雇佣一个助理,但是助理也有一个专业化的过程,所以这些都是一个松绑的问题。人们觉得你这个政策的感觉很好,但是实际上还有一些不好的感受,所以这就是一个深化落实的问题。在成果转化方面,也有相应的不适应、不配套的问题,有一个专业化的中介服务问题,也有资产评估、定价方面的市场服务的问题。应该说,这方面政策出了不少,但是具体的落实还需要进一步加快、深入,所以像总书记所说的一分部署、九分落实。落实要更长,在落实过程中,要创造出更多的案例来,用这种案例来带动各方面改革的进展。

  万钢:刚才我所说的即将出台的三个政策:关于评估评价制度方面的,关于科技成果转化税收优惠方面的,特别是关于科研人员诚信建设方面的,也会促进下一步的继续松绑、更多的取消繁文缛节。我相信,我们科技人员是科技体制改革的主力军,只有不断地解决老问题,探索新问题,一步一步走下去,我们的科研体制,我们的创新服务,就会一步一步迈上新的台阶。谢谢。

  (根据网络文字直播整理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