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两会综述)绿色发展“开花结果” 污染防治仍需“科学精准”
中新社北京3月10日电:题:绿色发展“开花结果” 污染防治仍需“科学精准”
中新社记者 尹海明
“去年我回绝了8个投资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项目,我们不再提倡工厂盖得多盖得高,而是要把原汁原味的生态保留下来。”全国人大代表、江苏宜兴市西渚镇白塔村党总支书记欧阳华对记者说,当地以生态立村,将高效农业与旅游发展相结合,“游客走进我们的民居民宿,找到了‘早上被小鸟叫醒的感觉’。”
过去五年,中国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加强生态环境保护,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理念深入人心并“开花结果”。
白塔村所在的江苏省,经济总量大,能源资源消耗量也非常大。“坚持向‘最痛处’亮剑,向‘最难处’攻坚。”全国人大代表、江苏省环保厅党组书记王天琦说,仅过去一年,江苏关闭落后化工企业1421家。宿迁解决了持续20多年的耿车、三棵树片区废旧物回收加工污染问题,生态环境质量大为改善。
与江苏同为长江流域的四川,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。全国人大代表、四川省环保厅厅长于会文坦言,四川是经济大省、人口大省、农业大省、工业大省,长期以来,发展和保护的矛盾比较突出。
“四川将成都平原大气污染治理作为生态环保‘一号工程’,把治理沱江、岷江作为水污染治理重中之重。”于会文说,2017年全省优良天数超过八成,优良水体超过七成,实现近几年来最好水平。
于会文说,四川持续做绿色加法,做污染减法,转方式调结构,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。经济总量跃居全国第六位,生态系统功能也不断增强,环境质量持续改善,“成都平原的环境改善尤为突出,增加了民众的幸福感。”
中国生态环境的“优等生”海南,2017年中央环保督察出的问题广受关注。全国人大代表、海南省生态环境保护厅厅长邓小刚坦言,海南生态环境一直保持全国一流,但生态环保仍有很多不足。
邓小刚透露,海南省落实中央环保督察已问责党政干部超300人。至3月5日,中央环保督察组反馈海南民众投诉的2358件具体案件,办结率达87.23%。海南省自查的3590件案件,办结率在80%以上。
生态环境的改善、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追责,背后是各地加大改革力度,完善环保制度。
全国人大代表、海南省副省长毛超峰说,海南通过深化“多规合一”改革,把33.5%的陆域面积,35.1%的近岸海域面积划定为生态红线。在全国率先出台生态保护红线管理规定,通过经济特区地方立法专门出台海岸带保护开发管理规定,取消12个市县的GDP和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考核,树立正确政绩观。
全国人大代表,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超说,五年前,污染问题、食品安全、房地产的社会呼声非常大。通过五年努力,这三大问题基本上都有较好解决方案,“中央环保督察效果非常好。”
成效固然明显,问题依旧突出,污染防治攻坚期待更加科学精准。王天琦坦言,江苏全省生态环境质量与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还有不小差距,仍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。
“当前,在一些污染防治领域,还缺乏深入研究、缺乏数据积累,确实存在底数不清、机理不明的情况,距离科学治理、精准调控还有不小差距。”王天琦建议,国家进一步加大环保科研投入,对重污染天气成因、臭氧控制、水体氮磷治理等重大课题,加强基础性、前沿性科学研究,指导地方治在点子上。(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