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新社北京3月8日电 (马秀秀)2018年是“文化中国・四海同春”文化品牌活动十周年。
中国国务院侨办主任裘援平近日在香港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,国侨办最初打造“四海同春”这一文化品牌,就是想代表祖(籍)国慰问在世界各地的华侨华人,为他们带来一台具有浓郁中华民族特色的演出,与他们一同欢度春节。
自2009到2018年,十年来,“四海同春”深入侨心,被侨胞们亲切地称之为“海外春晚”。
深入侨心,体现在侨胞们对“四海同春”始终如一的喜爱。
今年是中巴建交后的首个春节,也是“四海同春”到巴拿马的第四个年头,巴拿马侨胞对演出充满了期待。“2800张票,不到两天时间就被领取一空,之后哪怕是亲戚朋友前来求票,也多一张都拿不出来了”,巴拿马站演出筹备委员会副主任何小娟如此描述“四海同春”在当地的受欢迎程度。
虽然今年是“四海同春”第九次落脚旧金山,但侨胞们看演出的热情丝毫不减,演出当晚,旧金山南湾硅谷地区富林中心剧院,2600张座位几乎座无虚席。
巴黎演出站,尽管当晚气温跌破零摄氏度,但4000个观众席早早被“锁定”,掌声、欢呼声响彻全场。
深入侨心,体现在侨胞们对“四海同春”演出的高度艺术评价。
“本场演出的民歌互动环节富有创意,杂技表演扣人心弦,魔术智趣统一。”在米兰生活了十年的华人张利看完演出后,赞不绝口。她说,“四海同春”给华侨华人带来的是珍贵的艺术滋养。
“这些年演出越来越好看,舞台装置和演员表演非常棒,中华文化演出了国际水准。”赵瑞桂祖籍广东,出生在菲律宾的她用一口流利的华语向记者表示,“我们家族很重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,我和先生当年读的就是侨中,现在也让我们的孙辈多多接触中华文化。”
美国留学生李斌是“90后”,打扮新潮入时,酷爱说唱音乐。在观看了2017年芝加哥场的演出后,他就情不自禁地爱上了“四海同春”,“出国前,觉得只有父辈或祖辈才会钟情于老艺术家的歌声,但其实不是。”
京剧名家王蓉蓉也介绍,在国内,年轻人对京剧的喜爱有限;但在海外,观众看京剧的热情很高。
深入侨心,还体现在侨胞们对“四海同春”从情感到文化的认同。
李斌说,自己在外只身求学,已经有三年没回国过年,在“四海同春”现场,让他找到了“家的感觉”;而当侨胞们看到祖(籍)国的亲人,把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形式京剧呈现出来,也会感到格外亲切。
79岁的张先生老家在中国深圳,已在剑桥生活了50余年。他和妻子在晚会开始前两小时就到达现场。“我们很想念中国,也非常喜欢来自中国的艺术家的表演”。
侨胞初阳已在伦敦生活8年,而观看“四海同春”演出已成为他们家中过春节的传统。“孩子们虽然出生在英国,但一定要学习、了解中华文化”。他表示,两个女儿都非常喜欢艺术家的表演,这也是培养她们热爱中华文化的重要方式。
泰国合艾华裔第二代陈清海先生表示,“艺术团前来演出,这是祖(籍)国对我们海外华侨华人的关爱,让我们感到十分温暖。希望今后‘四海同春’再来、多来。”(完)